珍珠是我国传统珠宝之一,早在4000多年前的《海史·后记》中,就有“禹帝定南海鱼草、珠玑大贝”为贡品的记载。“珠宝玉石”中“珠”即专指珍珠。
珍珠主要生成于某些特定品种的蚌中。当蚌张开受到异物侵入且不能排除时,它的细胞就会分泌出珍珠质液体将外来物一层一层地不断包裹起来,久而成珠。由于每次所包裹的珍珠层极薄,因此一颗珍珠可能是由几千层珍珠质层逐渐包裹叠加,历经3-6年时间方可形成。明宋应星《天工开物·珠玉》中记载“凡珍珠必产蚌腹……经年最久,乃为至宝”。

珍珠以其绚丽的“珠光宝气”和高雅纯洁的品格而被誉为“宝石皇后”。钻石、红宝石、蓝宝石、祖母绿、金绿石、珍珠,自古以来被认为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“五皇一后”。她不仅是权贵的象征,也是唯一专属女性佩戴的饰品。千百年来,珍珠一直深受世界各国女士们的推崇和厚爱。珍珠还被国际宝石界列为六月诞生石,也是结婚十三周年和三十周年的纪念礼品,具有瑰丽色彩和高雅气质的珍珠,象征着健康、纯洁、富有和幸福,自古以来为人们所喜爱。
珍珠分类及分布
珍珠按形成原因可分为天然珍珠和养殖珍珠,按产出水域可分为海水珍珠和淡水珍珠。全球的海水珍珠主要分日本珠、中国南珠和法属波利尼西亚为主的大溪地黑珍珠,以及澳大利亚、印度尼西亚、菲律宾、缅甸等地养殖的南洋珠;淡水珍珠则95%以上产于中国。

目前,我国已经形成了湖南、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湖北、江西六大淡水珍珠养殖基地,广西、广东、海南等海水养殖基地,浙江诸暨、苏州渭塘、广西北海、海南海口等珍珠加工、批零集散地,其中浙江诸暨作为中国最大的淡水珍珠加工、贸易中心,年产量占世界淡水珍珠总产量的73%、全国总产量的80%,拥有中国最大的珍珠饰品专业市场,被国务院命名为“中国珍珠之都”。中国珍珠产业已经形成了养殖、加工、销售、设计、鉴定、研发一条完整的产业链,开发出珍珠首饰、工艺品、保健品、美容用品、服装等多元化产品。

珍珠用途
珍珠原珠能够长期保存,可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挑选、分类、加工等,深加工主要包括珍珠饰品、珍珠工艺品等珠宝首饰领域,珍珠美容、保健等衍生领域。


珍珠质量标准
根据GB/T 18781-2008珍珠分级国家标准,珍珠分级是根据珍珠的类别(海水、淡水),分别从颜色、大小、形状、光泽、光洁度、珠层厚度(有核珍珠)等6个方面的质量因素进行评价,其中颜色、光泽、光洁度是根据国家标准样品对比给出级别;再根据珍珠质量因素级别,将用于装饰的珍珠划分为珠宝级珍珠和工艺品级珍珠两大等级;多粒珍珠饰品进行质量因素级别和匹配性级别确定。




